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!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。
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!我一生的歡喜攏在此。
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,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,
波瀾大海遙遠的對岸,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。
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!我的人生攏總獻給您。
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!我一生的快樂攏在此。
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,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,
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裏,找到一生最後的住家。 ~ 最後的住家‧ 馬偕博士
喬治•萊斯裡•馬偕(George Leslie Mackay,1844年3 月21日-1901年6月 2日),加拿大長老教會牧
師。 台灣人稱「馬偕博士」或「偕牧師」。父親是蘇格蘭佃農,因撒德蘭郡驅逐事件逃到加拿大,並於安大
略省生下馬偕。
1867年於多倫多大學神學院畢業,1870年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學部返回加拿大,同年底又前往英國愛
丁堡大學研究科深造,最後於1880年獲頒皇后學院(今女王大學)榮譽神學博士(Honorary Doctor of
Divinity)。西方歷史學者以:「寧願燒盡,不願朽壞」來讚賞馬偕的一生。
◎ 馬偕的傳教生涯
馬偕於1870/04/26 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(Princeton)神學院。是夜由美起程返加拿大。九月向加拿大長老
教會總會申請成為海外宣教士。十一月進入蘇格蘭愛丁堡(Edinburgh)大學神學院,研習印度教和佛教。次
年四月由蘇格蘭返加拿大,九月由總會的多倫多中會封牧。十月啟程前往中國傳教。十二月在打狗(高雄)
登陸。
1872/01/01 由打狗起程往阿里港會見李庥(Rev. Hugh Ritchie)牧師。三月,由李庥陪同,在滬尾(淡
水)登陸,馬偕決定在此傳教。登陸淡水第三天,李庥牧師等人定意從淡水走回南部,經由大社(豐原附近
平埔族)視察,馬偕與他們同行,為了實地認識風土民情。經過二十三天走訪,最後達成協議,以大甲溪為
南北宣教責任劃分界線。
1873/01/01 馬偕染上瘧疾。第一次於淡水教會為五人施洗。三月到五股遭老婦潑糞侮辱。建立五股坑教會、
新港社教會(苗栗北勢附近平埔族)。六月之後開設和尚州(蘆州)教會、獅潭教會。後來,在大台北地區
又設立了幾間教會。
馬偕於1883年前往宜蘭、花蓮等原住民的居住地傳教,1887年蘇澳教會成立。之後為了使婦女也能受到照
顧,馬偕決定娶一台灣女子為妻,後來馬偕在五股莊(今臺北縣五股鄉)發現他的另一半——張聰明女士,
並於1878年結婚,他們的子女中, 女兒偕瑪連(適陳)、偕以利(適柯,夫婿即柯維思)都嫁給台灣人成為「台
灣媳婦」,獨子偕叡廉創辦了淡江中學,承接衣缽繼續投入宣教台灣的教育工作,人稱「小馬偕」。在日治
時期成為台灣子弟得以受教育之學教。「小馬偕」有子二人、女三人,偕威理與偕約翰,也都在淡水長大。
◎ 馬偕的傳教生涯
在得到加拿大鄉親的資助下,又獲得一位同姓的馬偕夫人捐贈3000元美金的幫助,於是1880年馬偕在滬尾創
建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醫院-偕醫館(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),除了可以醫治民眾,也有助於他的傳教工作。
馬偕常常和助手在路邊幫人拔牙,曾在日記上記載他昨天拔了多少牙,今天又拔了多少牙,終其一生,馬偕
總共為台灣人拔了超過兩萬一千顆牙。中法戰爭時,法軍進犯北台灣,驚慌的民眾仇視一切外國人及基督
教,於是聚眾拆毀教會、挖掉基石,然而法軍猛烈轟炸淡水的結果,卻使偕醫館內外都擠滿受傷的士兵,馬
偕因盡心盡力的照顧他們,還受到清政府的褒獎。之後又創建牛津學堂(Oxford College,漢名為「理學堂
大書院」,今台灣神學院)。
二年後的1884年又在牛津學堂東側建立第一個供女子讀書的女學堂。第一屆即招收34名學生,不但學費全
免,還補助交通費、提供吃住與衣著。1890年起馬偕開始前往花東地區傳教。1893年回加拿大述職。
◎ 蒙主恩召
1900 年馬偕最後一次巡視宜蘭的教會,回到淡水後因為罹患喉癌導至聲音沙啞,連牛津學堂開學,他都無法
教課,後來喉嚨潰爛,吞下去的食物都從喉嚨的洞流出來,他自知上帝召喚的時刻到了,就趁家人和輪流看
護的學生不注意,突然跑到學堂大聲敲鐘,把學生召集起來,吃力的上完最後一堂課。1901年6 月2日,受病
痛糾纏的馬偕病逝在家中,告別了他的傳教事業。其骨灰葬於今日淡江中學內。為了感念這位為台灣犧牲奉
獻的牧師,至今噶瑪蘭族還有姓偕的族人存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