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

馬友友與卡薩爾斯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馬友友與卡薩爾斯     ◎ 蕭文婷



馬友友官網將台灣視為「中國的一省」,經媒體報導後,筆者昨天發現已經移除Province of China字樣。BRAVO!

這新聞很難不令人想起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薩爾斯(Pablo Casals)。喜歡聽古典音樂的人都知道卡薩爾斯,他有多重要、多頂尖?這麼說吧,上月初華盛頓郵報上有篇文章,就把馬友友比為「卡薩爾斯的傳人」。

事實上,曾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卡薩爾斯,有著超乎音樂成就以外的情懷。卡薩爾斯認為自己有使命把「美」的事物與所有的人分享,不分貧富貴賤。他一生追求自由,竟因而為「政治」而流亡;他拒絕在極權國家演出,如一九一七年的蘇聯,一九三三年的德國、一九三五年的義大利,因為他認為這是「聲」援該地人民的做法。

德國作家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Thomas Mann為卡薩爾斯寫的傳記中,稱他的抗議方式是:一種頑強的結盟,與「不能向惡勢力妥協,向不公不義思想妥協」做法的結盟。

卡薩爾斯在佛朗哥集權統治西班牙的時期流亡在外,並且一度以拒絕演奏來抗爭。後來雖然在朋友勸說下復出,但拒絕在承認佛朗哥政權的國家演出,所有的演奏會結束最後一曲,他一定演奏故鄉的民謠:《白鳥之歌》。 他的名言「自由是創造的原動力」道盡了他的心聲。一九六一年美國總統甘迺迪邀請他到白宮演出,為的不只是他在音樂上的造詣,更為了他堅持追求自由對世人的啟發。

明年是卡薩爾斯應邀赴美演奏的五十週年,甘迺迪中心邀請馬友友演出以為紀念,當馬被問及他有什麼使命感時,他說:「我的使命就是音樂」。雖沒什麼不對,可是讓人覺得比起卡薩爾斯,好像少了什麼!

他的官網將台灣列為「中國的一省」,今天看起來似乎是個無心的疏失。只是馬友友或可想想,此事之所以令人疑惑,正是因為將「自由」、「民主」的台灣擺在「集權」的中國之下,讓人難以理解。甚而讓樂迷聯想到,上個月馬友友到台灣演出「絲路之旅」時,他可曾看過那些居住於絲路旁、飽受中國極權迫害的少數民族?

在中國,劉曉波、高志晟、藤嘉、黃齊、王炳章等人,只不過因為想要替人民爭取些許基本的權益,就被關在牢裡或下落不明。馬友友先生,放一張CD吧!坐下來,靜下來,在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中冥想:如果卡薩爾斯還在,會如何聲援這些人權鬥士?

( 自由廣場  2010-5-16     作者為美國台僑,醫師)

廿世紀代表性人物─大提琴家:卡薩爾斯



※↘白鳥之歌








◎ 大提琴家史蒂芬依瑟利斯(史蒂芬isserlis ) 1958年生於英國,祖父是俄國音樂家,日後就讀倫敦國際大提琴中心,美國俄亥俄州歐柏林學院,曾獲得皇家愛樂協會年度器樂家獎,以及1993年的皮亞第果斯基大獎,伊塞利斯一頭長卷髮,外表看來內斂保守,臉上經常有一種略帶憂鬱的表情。史提芬伊瑟利斯是當前國際樂壇活躍的優秀音樂家之一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